新個人所得稅法
來源:耀月會計時間:2018-11-27瀏覽:37
個人所得稅類別可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
居民納稅人: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(指因戶籍、家庭、經濟利益關系等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)或無住所但在一個納稅年度累計居住183天,其境內外所得都應按年繳納個人所得稅。
非居民納稅人:在中國境內無住所,在一個納稅年度居住不滿183天。在中國境內取得的經濟利益部分應按月繳納個人所得稅。
納稅年度:每年的1月1日-12月31日
183天計算:個人入境、離境、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內外當日,均按一天計算其在華逗留天數。(出發(fā)、到達均各算一天)
例1:參加XX旅行團M城市七日游(2018年11月23日-2018年11月29日),2018年11月23日坐火車出發(fā),2018年11月29日做車返程。實際在M城市只玩了五天,但旅行團計算的七日游即包含了往返車程天數。
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(九項):
1 .工資、薪金所得;
2 .勞務報酬所得:個人獨立從事各種非雇傭的各種勞務取得的所得(獨立性勞務所得、非雇傭關系所得)
工資VS勞務報酬所得
提問1:演員是屬于工資、薪金所得還是勞務報酬所得?
答:要根據其具體情況,如果與該公司簽署了勞務合同存在雇傭關系即為工資薪金所得。如果只是“走穴”演出等就是勞務報酬所得。
3 .稿酬所得:關鍵看是否(署名)發(fā)表圖書、報刊出版、發(fā)表。
4 .特許權使用費所得:個人提供專利權,商標權、著作權、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卻得的所得。
5 .經營所得;
6 .利息、股息、紅利所得;
7 .財產租賃所得;
8 .財產轉讓所得;
9 .偶然所得。偶然所得,以每次收入為一次。
例2:去看房但沒買房,看房的時候房產商贈送了一把雨傘,該贈送的雨傘屬于偶然所得,偶然所得按取得的收入額依照20%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。
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(稱綜合所得),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;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,按月或按此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。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,依照本法規(guī)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。